在“經濟增長”和“土地緊缺”的矛盾中,南海區步入了產業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期。如何抓住機遇,再創輝煌?作為未來5年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藍本,《南海區近期建設規劃》更強調對現有資源的整合,極力營造舒適的人居環境。
公共設施建設:
未來南海建“四大商圈” {TodayHot}
未來5年,南海商業發展將主要以生產服務為目標,加快發展商貿物流,同時改造和提升現有專業市場,其中打造桂城、大瀝、獅山、西樵四大商圈是近期商業設施建設的重點之一。
四大商圈之首的桂城商圈是以桂城中心區商業為主體,5年內逐步提升南海大道等地段的商業環境。大瀝商圈由大瀝巴黎春天和黃岐商業中心組成,近期服務本地為主,遠期東承廣州市場商業輻射。獅山商圈則以佛山一環以西、廣三高速公路以南的獅山和小塘形成組團城市中心,軟件科技園為次中心,官窯松崗形成商業輔助中心。西樵商圈是以鎮區內的商業中心和三洲居住區中心,結合行政辦公等其它公共配套設施設置片區商業中心。
生態環境建設:
綠色“屏障”隔離工業區與居民區
結合南?,F有生態環境,規劃提出建立獅山丘陵生態建設區、桂城城鎮生態建設區、丹灶平原生態調節區等6個生態功能區,重點進行生態保護。并要在各鎮街建成鎮級公園、居住區公園、街道廣場綠地等,使2010年的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
除已完成噪聲功能區劃分的桂城,南海其余7鎮(街)也將于今年嘗試劃定噪聲環境功能區,在居民和工業區域,制定不同的噪聲標準值,大瀝和獅山已被列入重點控制范圍。此外,城鎮的工業區與居民小區之間也將{HotTag}設置多層綠化隔離帶,以減少噪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交通體系建設:
鎮街內發展低價公共中小巴士
連接廣佛的廣明高速、大南高速連接線、桂和路、桂丹路、疏港路等等重要交通走廊均在規劃建設之列,在建的疏港路經桂城、平洲則可直達廣州新火車站。規劃實施后,區內重要節點進入快速干線公路網不超過15分鐘,各鎮(街)行政中心到區行政中心不超過30分鐘,各鎮(街)行政中心之間不超過40分鐘,區內任意一點到區域邊緣不超過1個小時。
對市民頗為關心的公共交通系統,規劃建議各鎮街之間和鎮街到中心組團這兩個層次的公交線路著重發展大巴,鎮街內則著重發展中小巴,并作低價運行,以適應和培育公交市場需要。
房地產發展:
適度增加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
規劃對各鎮街房地產業做了詳細定位,其中桂城將結合城市中心區發展,開發中高檔次精品樓盤;大瀝主要發展黃岐海南、海北及鹽步等5大居住綜合片區;獅山作為未來南海城市次中心,將重點建設適應發展的配套居住綜合片區。
在具有南海地域風格的大盤化和精品化路線日益成熟的同時,規劃特別強調健全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機制的必要,提出通過控制土地供給,引導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普通商品房和拆遷安置房建設的建議。建議政府嘗試對中小套型、中低價位的經濟樓盤開發給予優惠政策及合理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