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木地板行業已走過15年的發展歷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木地板行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轉變,成為全球1大的木地板制造國以及全球1大的木地板消費國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中美歐“三足鼎立”的全球木地板市場格局。
15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累計銷售木地板31億平方米,形成了覆蓋全國范圍的3萬余個營銷網點,產品出口到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9年,中國木地板行業的產量約為3.64億平方米,如果平鋪開來,相當于8273個天安門廣場。
因為無前例可循,諸多問題困擾著這個年產值超過7000億元的行業。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有中國地板教父之稱的高志華教授就指出,中國地板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層次依舊比較低;抄襲模仿之風盛行,大多企業沒有真正確立自己品牌的決心,很多產品缺乏獨到的設計,缺乏創造和個性;眾多品牌定位不清,形象模糊;企業有標志,員工沒感覺,消費者視而不見;產品推廣不遺余力,公司品牌卻隱名埋姓;重開發輕服務,品牌投入虎頭蛇尾……另一方面,目前已知的木材種類共有1000多種,大致可分為33類,其中僅喬木種類就有200多種,由于無章可循,消費者常常被商家誤導,企業也常常因為知識欠缺,遭到信譽危機,2009年一個著名品牌就因為把“水紅木”標成了“欖仁木”,被質監部門推上了曝光臺。
“行業標準不是國家標準,不帶有強制性,但對于一家立足長遠發展的企業來說,連行業標準都做不到,就不可能把品牌做大做強。”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秘書長石峰表示,協會公布的行業標準,將成為企業制定更加嚴格的企業標準的依據,也將成為消費者對企業進行監督的基本參照體系。
“只有消費者滿意了,我們的企業才能發展。”參與《中國木地板行業服務規范》制定的北京瑞嘉歐亞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袁怡德表示,在新的市場競爭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服務對于品牌經營的重要性,“木地板行業的競爭已由技術競爭、產品競爭、品牌競爭擴展到服務競爭,服務競爭也由初期簡單的上門安裝、免費送貨,擴展到包括銷售過程、鋪裝過程、售后過程的綜合性服務,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注點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擴展到服務規范化、差異化”。
與袁怡德一道參與這部“服務規范”制定的浙江富得利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榮富則用“服務為品牌增值”來形容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緊密聯系,聯系企業與消費者的紐帶就是服務,消費者買的不僅是優質的地板,更有貼心的服務,服務正從單一化向系統化和個性化方面發展。“‘服務規范’強調‘三分產品,七分服務’,嚴格制定了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務規范,企業參照執行,才能真正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和自身的品牌形象,一個品牌企業不僅要具備現代化的服務設備與設施,而且要具備完成承諾服務的能力”。
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部副主任張德志也指出,“在一個越來越成熟的行業里,誰要是輕視消費者,甚至想通過蒙騙消費者的方式賺錢,1終只能是被行業拋棄。”因此做好產品、服務和渠道建設是地板企業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