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言多時之后,出口退稅的調整方案終于出臺。根據此次公布的方案,鋼材、紡織品等的出口退稅率下調,而重大技術裝備、部分高科技產品、農產品加工品則上調。
政策調整大勢所趨
方案與此前各方揣測基本一致,而專家也對此結果早有預料。
就在方案出臺前不久,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撰文指出,中國是一個資源、土地、能源短缺,環境比較脆弱的國家,因此應該降低或逐漸取消對資源密集、土地密集、能源密集和高污染產品的出口{TodayHot}退稅,這樣中國的企業才會少發展、少出口這些產品,從而有利于改善中國的資源配置,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
此次鋼材、有色金屬等典型“兩高一資”產品出口退稅率下調,無疑將對遏制一些資源性行業過度出口具有重要意義。
而紡織品退稅率的下調似乎與近年來我國貿易摩擦形勢分不開。由于貿易順差的不斷增加,貿易摩擦也逐步升級,涉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廣,這也使得我國不得不考慮調整出口退稅政策。
紡織鋼材面臨壓力
盡管紡織、鋼材行業的退稅率下調早在意料之中,但{HotTag}政策的出臺仍使這兩個行業面臨一定的壓力。
有業內人士預計,“出口退稅如果下降2個百分點,今年將使整個紡織行業減少利潤總額1.5個百分點左右。”銀河證券研究員魏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出口退稅幅度從13%降到11%,將使很多紡織服裝企業無利潤可言。
他分析,從紡織行業生產方面看,從接單到出貨,一般有3個月以上的生產周期。因此面對新政策的出臺,企業自身也會有一定時間的緩沖期。但他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多訂單滑落到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降低出口退稅稅率,國際訂單將會出現加速下滑的現象,該行業利潤將進一步受到擠壓。
分析人士同時指出,鋼材的出口退稅由11%下調至8%,將給鋼鐵企業帶來更大的壓力。據分析,鋼鐵行業目前正處于盈虧平衡點上,降低出口退稅率對鋼鐵行業最為敏感。當前,鋼鐵行業部分產品產能過剩,所以這些產品的銷售價格難以提高,而且國際鐵礦石價格還在上揚,能源價格也在上漲,使得鋼材成本不斷提高。
此外,政策將對有色金屬行業的結構調整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出口數量較大的大型企業受影響最大,對國內市場的產品價格也會產生影響。
提升稅率受歡迎
與鋼材、紡織品企業所承受的壓力不同,提升稅率的產品生產、出口企業則普遍對政策表示歡迎。
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總裁郭進鵬表示,稅率調高對出口更為有利。“這當然會幫到我們,退稅率提高使得生產成本減少,使我們的產品更有競爭力。”
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楚鵬也表示,退稅率的提升對于機械設備行業的出口會有好處。但他同時表示,有了好的政策,各個企業還應該注重產品檔次的提升,不能依靠低成本打價格戰,減少貿易摩擦出現的可能性。
此外,分析認為,深加工農產品可以從此次調整中獲利。
幾年以來,中國農產品出口一直保持穩定增長。但是,今年年初我國對日農產品出口出現下滑,加之禽流感的影響,導致中國今年農產品出口增速大幅放緩。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上半年農產品共出口14..7億美元,僅增長9.3%(去年同期為22.5%)。而今年6月單月,中國對日農產品出口同比下降了17.9%,受此影響,6月單月中國對全球農產品出口同比下降了1.2%。這一次罕見的單月出口下跌,表明中國農產品出口并未逃過日本“肯定列表”之劫。
而商務部發布的農產品出口“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農產品出口要達到380億美元,實現年均增長7%的總體目標。可以說此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將給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