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0日,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和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簽署了《商務部、國家開發銀行支持流通業發展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國家開發銀行將安排500億元人民幣的政策性貸款,專項支持大型流通企業建設城鄉現代流通網絡基礎設施,其中,包括蘇寧、國美在內的國家重點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業將是優先扶持對象。
按照“商務部積極推動,國家開發銀行獨立審貸,依托現有大型流通企業,按市場化進行操作”的原則,這筆款項主要支持大型流通企業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統及計算機網絡、城鄉流通網點的新建、改擴建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以及流通企業的并購和重組等。據悉,與商業銀行貸款相比,國開行的扶持貸款并不在利息方面給予更多的優惠,據介紹,其基準利率依然是按照央行規定的6.12%執行,即使按照規定可下浮10%,最低也還要5.5%,與一般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一樣。但這些貸款一個誘人之處,在于可作中長期貸款,據{TodayHot}悉,該項貸款最長可達15年,這在流通業是絕無僅有的。
現在,這些被列入“國家隊”的企業,已經紛紛開始爭搶這一蛋糕,而商務部也表示,通過對流通領域“國家隊”的種種支持,未來五年要形成15-20家具有全國影響力和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國內貿易企業及一批區域性龍頭企業。不過,這種扶持顯然還停留在表面。連鎖企業的擴張過程中,基礎設施雖然不可缺少,但最近發生的在國美永樂并購后無休止的口水戰,再蔓延到價格戰,表明行業缺乏規范化的運作。從這個角度而言,給“錢”還不如立“規”來約束企業的一些過激行為。
日前,商務部正式對外公布了《國內貿易發展“十一五”規劃》,在鼓勵發展大型國內貿易的同時,也表示要整治零售商的“渠道霸權”問題。在未來的五年內,進一步規范零售商與供應商的交易行為,對零售商濫用采購優勢地位向供應商收取不合理費用、惡意占壓騙取供應商貨款行為予以整治;建立零售業風險預警機制,對大型零售企業實施動態監測,維護公平交易秩序。
而針對家電賣場扎堆開店導致惡性競爭的現象,在《零售業同業損害評估方法(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之際,鑒于該方法還不適用于家電賣場同業損害的評判,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標準處將會為家電賣場同業損害單獨制定一套標準,方案正在起草中,有望在年底出臺。
實際上,在此之前,商務部已陸續頒布了《零售商與供應商進貨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專門針對家電連鎖的《專業家電賣場經營規范(草案)》,顯然,對于目前陷入惡性競爭的家電連鎖賣場而言,商務部開始試圖通過系列的措施引導行業走向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