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煤礦生產能力管理,規范煤礦生產行為,促進安全生產,國家發改委、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煤礦生產能力復核工作,這是從日前在渝召開的全國煤礦生產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據悉,近年來,在煤炭需求快速增長的拉動下,一些煤礦不顧客觀條件盲目擴大生產,超能力生產現象相當嚴重。根據各省(區、市)調查統計,2004年全國實際產量超過核定能力的煤礦(井)有5305處,占全{TodayHot}國合法煤礦總數的兩成以上,超能力產量1.8億噸,2005年這種局面雖然有所遏制,但沒有得到根本好轉。 “超能力生產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與會的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分析,一是造成采掘失調,礦井服務年限大大縮短;二是造成煤炭資源大量損失浪費,部分煤礦主受利益驅使,大干快上,采厚棄薄,采易棄難,去年我國損失浪費煤炭資源20億噸左右,與采出量基本相當;三是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加劇了煤炭開采與環境的不適應狀況;四是必要的設備檢修維護得不到保障,造成生產安全事故頻繁發生。 按照統一部署,全國各省(區、市)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和中央煤炭企業將在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統一組織開展本轄區、本企業煤礦生產能力的復核,并于10月下旬進行復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