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電子公司將廢棄的手機邊角料非法銷售給浙江某企業,這些廢棄的手機邊角料被非法制作成廢料奶瓶流入市場。這種塑料顆粒價格比正規聚乙烯粉料價格每噸要低4000多元
廢舊塑料非法回收猖獗,主要是因為其中的高額利潤。
再生產和加工這類塑料制品并不需要高技術,只要選用一些簡單的設備就可生產。
此外,由于行業缺乏行政監管和法律確認以及處罰策略,塑料制品的回收還沒有形成制度化。
近日,北京市某電子公司被疑將生產廢料非法銷售給浙江某企業,而這些廢料被浙江的這家企業非法處理,制作成大量奶瓶,這種奶瓶已經流入市場。據了解,這些家電子公司從事的是手機生產,而這些非法銷售的廢{TodayHot}料正是被廢棄的手機邊角料。
在北京聯合餐具組織秘書長董金師面前,記者見到了這種手機邊角料加工的嬰兒奶瓶。這種奶瓶外觀透明,印有彩色花紋及刻度。細致觀察,則會發現這種奶瓶的瓶壁透明度差,外壁有劃痕,材質內部有明顯的絮狀物和黑色雜質。
據董金獅秘書長介紹,作為生產原料的廢料主要是PC(聚碳酸酯),這種材料因為具有耐用、輕巧和防摔等特性,被廣泛用于制造硬塑料產品。同時,PC還用于制造食品袋和飲料瓶。而且,補牙和修牙時用作白齒咀嚼面的加封層中,也含有PC,其中還包括用來防止兒童齲齒的一些加封層。
然而,聚碳酸酯塑料卻含有化學物質雙酚A或者BPA,部分研究調查顯示,雙酚A和BPA可以從塑料中分離出來,尤其是在加熱容器,用粗糙的清潔劑擦洗容器或者接觸酸性食物或飲料的時候。而分離出來的雙酚A或BPA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尤其是在這種化學物質暴露在荷爾蒙當中的時候,會造成新生動物生殖系統和大腦發育失常,并且可能對人類胎兒和兒童造成相同的影響。據了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議會正在考慮一項議案,禁止生產含有BPA的兒童用品。
塑料垃圾處理的非法環節據董金獅秘書長提供的資料,該電子公司產生的手機邊角廢料數量大約在每個月20噸左右,公司通過非法的途徑賣給一些無照收購個體,再由這些個體商販非法販賣到浙江等地的個體加工企業。正是在這些非法的加工企業手中,手機廢料被加工成鍵盤、手機摁鍵甚至奶瓶等食{HotTag}品容器,流入市場。
這些塑料垃圾的處理正形成一條法外的鏈條,每個環節緊緊相扣,毒害著人們的身體。
江蘇省宿遷市耿車鎮是中國第三大廢舊塑料回收加工基地,當地幾乎有近一半的家庭從事塑料加工。而在這些個體作坊中,有一些村民專門從事垃圾收購。他們將這些沾滿污漬的垃圾回收,經過簡單的加工,被制成水杯、兒童玩具甚至奶瓶。在這些被回收的垃圾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醫療垃圾。而流出這些醫療垃圾的小診所、垃圾收購站、不法加工作坊和市場流通之間形成的"產業鏈條",更讓人觸目驚心。
據了解,塑料垃圾,尤其是醫療垃圾的處理具有很高的成本。一所普通醫院一年大約要為垃圾處理花費50萬元人民幣。因為這部分金額的緣故,許多醫院不把醫療垃圾送往特定的處理中心,而是私下賣給一些非法的垃圾收購機構和個人。這些垃圾收購機構與個人則將這些醫療垃圾販賣給非法的塑料制品作坊,再由這些個體手工作坊將醫療垃圾改頭換面,加工成生產塑料袋等制品的原料---塑料顆粒。
據了解,這種塑料顆粒價格比正規的聚乙烯粉料價格每噸要低4000多元,被不少不法制造商購買,加工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塑料袋、塑料玩具甚至一次性餐盒、一次性水杯等產品。最終,這些有毒的廢料奶瓶、水杯、餐盒再通過批發市場和走街串巷的小商販,流向全國各地。
廢塑料為何能夠流入市場據了解,廢舊塑料非法回收猖獗,主要是因為其中的高額利潤。電子產品、醫療垃圾等廢料的處理本身需要費用,但如果生產廠家、醫院等機構將這些廢料私下售出,反而可以獲得一筆利潤。同時,再生產和加工這類塑料制品并不需要高技術,只要選用一些簡單的設備就可生產。尤其在目前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生產塑料顆粒原料,每車最少能賺3000元。而利用這種原料加工塑料袋的一般小廠,每天也能有600公斤左右的產量。稍大的廠子,產量更是驚人。據透露,用這種塑料顆粒生產食品袋的廠家,一噸至少能賺800元。
依照我國的相關規定,廢舊塑料的回收要經過嚴格的處理,但由于行業缺乏行政監管和法律確認以及處罰策略,塑料制品的回收還沒有形成實效。雖然目前社會各界都在大力號召和呼吁清除治理"白色污染",但立法、懲處和監管都沒有得到落實,也沒有具體的部門進行操作。可以說,真正的"治白"雖然已經上路,但仍處于困難和茫然的階段。因此,對一次性餐飲具的安全監督,應通過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章或地方性法規來加以強化,促進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講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