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股份近日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上半年戰略及重點產品合計產量774萬噸,占公司鋼材總產量的66%,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技術創新成為首鋼股份第一競爭力”是公司戰略及重點產品占比穩步提升的重要基礎。
公司、京唐公司、智新電磁、冷軋公司均為高新技術企業,都建立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同時與首鋼技術研究院合作建立了“一院多中心”研發體系。依托“一院多中心”研發體系,做深技術攻關項目,做優專家工作站,做實對外合作平臺,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孵化創效不斷加速。
以公司汽車板產品為例,汽車板產品產量2019年至2022年復合增長率4.3%,2023年上半年194.68萬噸,同比增長約8%,保持增量發展。一方面公司堅持創新驅動,鋅鋁鎂鍍層產品、超高強產品、UF鋼產品逐步形成系列,用戶認證及供貨量穩步提升,在為用戶提供更輕量化、低碳、適用的產品同時,也穩步提升了公司汽車板產品的市占率。例如公司2022年初國內首發的UF鋼產品,歷經一年多的開發、推廣,已形成系列產品,注冊SOUNIFISH產品商標并申請相關專利,已通過部分國內品牌與合資品牌車企的認證并實現批量供貨。另一方面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量的契機,積極調整內部資源配置,為造車新勢力提供專屬服務團隊,上半年新能源用戶供貨量同比增長85%。
未來,公司將結合市場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穩步提升戰略及重點產品占比,重點推進三大戰略產品增量及結構優化,打造中厚板產品(包含管線鋼、橋梁鋼、能源用鋼、船板海工鋼)成為第四利潤增長極。展望十四五末期,公司電工鋼產量將達到220-230萬噸、汽車板產量400-450萬噸、鍍錫板60-70萬噸,戰略產品共計680-750萬噸,占比約1/3;重點產品總量增加至960萬噸,戰略+重點產品占比有望提升到75%。
面對2023年上半年嚴峻的市場形勢,公司堅持對標優秀企業,深挖內部降本增效措施,以內部極致工作對沖外部不利影響,2023年二季度利潤總額環比一季度增加5.92億元。
綜合分析看,主要增利因素是通過內部產品結構優化增效2.8億元;通過開展極致效率、極致能效、管理降本等措施,環比降本1.1億元;兩頭市場環比好轉,對公司效益增加貢獻1.8億元;期間費用環比增利0.3億元,投資收益增加0.7億元,其他環比減利0.8億元。產品結構優化方面:智新電磁4月份建成世界首條具備100%薄規格、高磁感取向電工鋼專業化生產線,比計劃工期提前5個月,二季度新產線取向產品增產貢獻利潤約1.5億元。
此外,汽車外板銷量環比增幅31%,鍍錫板環比增幅4%,酸洗汽車產品5月增產超計劃3萬噸。內部降本工作方面:推進極致效率,鐵、鋼、材各生產工序二季度環比一季度生產效率提升明顯,遷鋼3#高爐焦炭負荷穩定在6.0,刷新歷史記錄,京唐三座高爐利用系數累計完成2.45,保持行業領先;推進極致能效,強化鐵鋼界面協同,遷鋼公司鐵水溫降較上年降低7.7℃,再獲突破;推進管理降本,強化供應商談判,向上傳導經營壓力,持續壓降采購價格。
首鋼股份聚焦主業主責,持續推進以電工鋼、汽車板、鍍錫(鉻)板、中厚板為重點的高端產品開發,不斷提升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的鋼鐵材料制造服務水平和運行效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產品客戶集群。
2014年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時首鋼集團承諾以公司為平臺整合其境內鋼鐵產業及上游鐵礦資源。2022年收購上游礦產企業首鋼礦業的球團燒結資產,也為公司后續整合上游鐵礦資源奠定了基礎。
近段時間以來,為提升地區空氣質量,唐山市對轄區鋼鐵企業實施嚴格的環保管控措施。公司研讀政策,積極適應政府對環保管控的要求。公司加強監控、專業值守,通過精細管理、精準管控,提升環保設施運行效率,同時加強內部工序間的生產協同,減少政策對公司生產的影響,公司鋼材產量未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