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中天南通煉鐵廠1號高爐和3號高爐平均燃料比達到了498公斤/噸、501公斤/噸,創歷史新低,在國內同級別2000-3000立方米高爐中位列第一名、第二名,多項指標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
南通煉鐵廠1號高爐和3號高爐自今年3月份投產以來,該廠堅持“穩字當頭,穩扎穩打”的總方針,通過量化技術指標,堅持精細化操作,全力推動高爐技術進步,為了助推“碳達峰、碳中和”,煉鐵廠以降低燃料消耗、綠色冶煉為目標,在管理以及技術層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實保障了高爐高質量穩定運行。
針對降低燃料消耗,煉鐵廠成立了專門的技術攻關小組,科學定制技術操作方案。為較好地掌握原燃料變化情況,攻關小組要求高爐每個班組都定期看料、做篩分、抽樣測成分等等,形成完善的原燃料管理體系,通過數據分析,研究影響燃料比的各項因素以及變化趨勢,形成了周分析、月分析的數據架構,做到了高爐的一切調整靠數據來說話,切實做到了“吃明白料”。
以前的1580立方米高爐最大礦批用到了68噸,而南通高爐礦批用到90噸。圍繞大礦批冶煉,技術人員進行了攻關,最終確定了高爐下部采用“高風溫、高動能、高富氧”冶煉參數,風溫逐步提高至1240℃,動能15000公斤·米/秒以上,富氧率6.5%以上。
高爐上部堅持“穩定邊緣,打開中心”的煤氣分布。通過高爐上下部合理調劑,高爐礦批從90噸逐步提高至110噸,處于國內同級別高爐先進水平。同時,高爐穩定順行,燃料消耗也逐步降低至500公斤左右。
“大礦批是‘飯’,小礦批是‘藥’。提高礦批對于穩定煤氣,提高煤氣利用率至關重要,我們要敢于突破,堅持走大礦批的技術路線。”南通公司煉鐵廠廠長徐東升在技術總結會上說。
來源:鋼廠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