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 “十三五”期間,上海以每年200公里建設速度推進綠道建設,至今年年底,全市綠道總長已達881公里。
“上海綠道建設規模品質俱佳,季相色彩絢麗,樹木層次豐富,結構類型多樣。”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蘇州河綠道(普陀段)。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圖
蘇州河綠道明年底全面貫通
在上海普陀區,從西康路橋到武寧路橋,沿著全長約1.6公里的綠道踱步而行,身邊就是流水潺潺的蘇州河。與大多數綠道的紅色路面不同,這里的步行道以藍色為底色,隔一段距離便會出現“上海綠道”或“花漾蘇河十八灣”的標識。
“這是蘇州河綠道普陀段最早建成開放的一段,其它也將在明年陸續建成。”普陀區綠化市容局綠化建設科工作人員龔新來表示。
龔新來稱,原先,蘇州河沿岸有不少斷點,有的是被老廠房打斷,有的是被居住小區打斷,因此其沿岸綠道的貫通建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經過多年的前期協調等準備工作,才能得以順利建成。
蘇州河兩岸綠道中,僅普陀段就有21公里,占總長的一半。其中,被大家所熟知的“蘇河十八灣”就在普陀段,且灣灣有故事。因此,普陀段綠道的主題是“花漾蘇河十八灣”,并選取藍色作為綠道的底色。

蘇州河綠道(普陀段)
“比如,我們現在站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寶成灣,因為這里有一座寶成橋。”站在寶成橋下的蘇州河綠道上,龔新來告訴記者,寶成灣位于寶成橋兩側,這里曾是上海紗廠最為集中的地方,因此也被稱為“紗廠灣”。
隔河而望,約3公里的蘇州河北岸綠道正在抓緊最后的建設收尾工作,計劃今年底建成開放。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紹,蘇州河綠道(普陀段)建設按照步道貫通、景觀優化展開,在新建步道區域保證了步道的親水性,沿蘇州河均保留了良好的河道觀賞視覺效果,在沿線老綠地中改造步道的區域則重點優化綠化結構,通過調整、修剪的手段注重打開沿河郁閉度高的植物組團,形成良好的視覺通道。

蘇州河綠道(普陀段)
在綠化植物選擇上,則種植了銀杏、烏桕、櫸樹等大量色葉喬木和櫻花、大型紫薇等開花灌木。新種和調整了大量地被植物,繡線菊、六道木、玉簪、觀賞草等與上層植物形成層次清晰、視覺通透的綠地景觀效果,在不同的道路起伏和節點標高變化下,顯得豐富而多彩。
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蘇州河兩岸綠道一共42公里,涉及普陀、長寧、靜安等6個區,目前已全面開工。根據計劃,蘇州河兩岸綠道將力爭在明年底全面貫通建成并對外開放。
上海綠道規模品質俱佳
除了蘇州河兩岸,上海在社區、街區等處的綠道也在不斷增長。
在虹口區廣粵路上,在車流密集的馬路旁邊,一條全長約2公里的綠道也已貫通建成,不少市民漫步在其中,享受休閑時光。
這條綠道的建設在保留原有綠化骨架的基礎上,創造形式多樣,體現城市風貌、文化內涵、植物特色,同時具有休憩功能的林下空間,也是虹口區重要的綠化特色道路。
廣粵路綠道如同一條線索,串聯起來繽紛的主題花園,并創造一系列的特色街心花園。其中,中環至萬安路段為架空綠道,通過采用架空棧道的設計理念,將對下層植物生長的影響和對根系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廣粵路綠道
在楊浦區,環繞著黃興公園外圍,一條全長2.5公里的綠道已建成開放。
這條綠道在選線上,盡量減少對現有綠化的影響,并注重增加紅楓、碧桃、二月蘭、百子蓮等色葉及開花植物,整體提升區域綠化景觀面貌;在綠道沿線新設置多處休憩空間,結合公園三處入口設置了便民的直飲水點,綠道整體坡度滿足無障礙要求,有效提升了市民綠道使用舒適度。
在長寧區,外環綠道(長寧段)立足于現狀林帶充足的綠量、外環西河及相連支流的河道水文資源,引入約40種新優品種植物,形成春夏秋冬、錯落有致、層次豐富的四季景觀面貌。
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介紹,近年來,上海在新建綠道中,特別融入“綠化、彩化、珍貴化、效益化”(以下簡稱“四化”)建設標準,尤其是增加色葉、開花喬灌木,在為市民構建健康綠色休閑空間的同時,也為城市的四季變化增添色彩。
“通過在規劃設計、施工建設、苗木選擇等環節嚴格把關,本市綠道建設規模品質俱佳,季相色彩絢麗,樹木層次豐富,結構類型多樣。”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在黃浦江一號綠道、楊浦新江灣城綠道、閔行1號綠道等基礎上,今年新建成的虹口廣粵路綠道、蘇州河綠道、外環綠道(長寧段)等,均大大豐富了市民綠色生態體驗。
以下是部分道路的圖片:













